引言:寶寶從出生后,一直有定期做微量元素檢查,但是總顯示寶寶缺鐵和鋅,給寶寶吃了很多補鐵的鐵劑,但效果不是很好。有次醫(yī)生給開了一種進口的鐵劑,說吸收效果好,不過服用后,眼睛周圍有色素沉著,停用色素就消失了。現在寶寶快三歲了,胃口也不錯,不挑食就沒有再特別補鐵。不過,專家稱缺鐵會給寶寶身體帶來很多危害,一定要加強防治。
缺鐵給寶貝帶來的危害:
1、引發(fā)缺鐵性貧血
鐵是血紅蛋白、肌紅蛋白和血色素的組成成分。缺鐵就直接影響著紅細胞的分化、形成和成熟,甚至還影響DHA的合成。血紅蛋白不能正常合成就會引發(fā)缺鐵性貧血。
2、抵抗能力下降
鐵缺乏還會影響淋巴細胞的數目減少,從而導致免疫力低下,中性粒細胞的殺菌功能也會受到影響,抗氧化酶的活性也會降低,吞噬細胞的功能下降。缺鐵可以直接影響寶寶的抗病能力。
3、影響智力發(fā)育
缺鐵影響紅細胞的合成,也影響紅細胞的攜氧能力,大腦缺氧時,輕者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記憶力下降,重者出現頭暈。如果再大腦發(fā)育階段,缺鐵還直接影響大腦膠質細胞的分化、增值,也影響中樞神經的髓鞘化。中樞神經的髓鞘化的程度直接影響著寶貝將來的智力。這種影響是不可逆轉的。
4、更容易出現鉛超標
人體的吸收功能有個奇怪的現象,那就是當體內鐵缺乏的時候,對鐵的吸收能力就增強,原本是件好事,但對鐵吸收能力增強的同時也對其他重金屬的吸收能力也增強。所以,缺鐵的寶貝更容易出現鉛中毒。有資料證明,缺鐵的寶貝比正常寶貝發(fā)生鉛中毒的幾率高出3-4倍。
5、出現食欲低下
缺鐵可以影響胃液的分泌減少,從而導致食欲減退、消化不良,嚴重可出現胃粘膜萎縮。甚至出現異食癖。
如何判斷寶貝是否缺鐵?
1、察言觀色:查看寶貝身上是否有缺鐵的一些癥狀。比如臉色、嘴唇和瞼結膜是否有血色,如果出現蒼白,手腳指甲還出現扁平、甚至往外翻。你的寶貝已經缺鐵比較嚴重了。還有就是捏住寶貝的指甲并保持5秒鐘后再放手,如果寶貝的指甲能立馬恢復粉紅色,則說明寶貝很好,沒有缺鐵性貧血現象。反之,家長就要注意了。
2、飲食:寶貝的飲食中是否長時間缺鐵。如果你的寶貝不愛吃肉,尤其瘦肉,也不愛吃蛋黃,你也擔心肝臟有毒不敢給寶貝吃,那寶貝就很容易出現缺鐵。如果蔬果也吃得少,那就更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了,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鐵的吸收,而維生素C就存在新鮮的蔬果中。
3、檢查:查血常規(guī)。帶寶貝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給寶貝查一下血常規(guī),看看血常規(guī)中血紅蛋白的總數是否在正常范圍之內,如果低于正常參考值的,則在提示你,你的寶貝出現缺鐵性貧血了,離最低參考值越遠則說明缺鐵性貧血越嚴重。
如何糾正缺鐵性貧血?
首先,要進行必要的鐵劑治療。同時,平時飲食要吃富含鐵的食物。海帶有豐富鐵質,比豬肝含鐵量高出6倍。紫菜、黃豆、芹菜、菠菜等食品亦富含鐵質。動物性食物中,以肝臟的含鐵量為最高,田螺、蛋類次之。但此類食品又含膽固醇較高。大棗、桂圓肉、花生內衣,也是常用于補血的食品。
食物中的鐵質經胃液消化后,三價鐵變成易溶于水的二價鐵,然后被小腸等吸收。維生素C不但能促進代謝,而且有利于貼的吸收和利用。如果胃酸缺乏或缺少維生素C,食物中鐵質再多也無濟于事,因為高價鐵不被人體吸收。
中國幼兒網小編總結:寶寶生長發(fā)育快,需要的鐵較多,約每千克體重需要1毫克的鐵。寶寶與成人不同,內源性可利用的鐵較少,其需要的鐵更依賴食物鐵的補充。所以,在補充富含鐵的食物時要合理的搭配。西紅柿、莧菜、柑橘、獼猴桃、刺梨、酸棗等富含維生素C,要與含鐵豐富的食品搭配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