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初生之犢不畏虎 (七字成語)
編輯:秀秀 更新時間:2010-06-10 02:56
中國幼兒網(wǎng)成語大全:初生之犢不畏虎
成語典故解釋:犢:小牛。指年輕人思想上沒有舊框框,大膽無畏,敢作敢為
英文解釋:The new-born calf fears not the tigers.
成語拼音: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
成語來源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剛吃過早飯,人馬全都匯齊,有些人震于闖王和李過的威名,不免驚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犢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廝殺!
成語造句舉例:敢作敢為的性格,有點初生之犢不畏虎的感覺。
成語故事:漢末年,劉備利用曹操與孫權的矛盾,就命關羽率軍北上,進攻襄陽與樊城。曹操派曹仁領兵出戰(zhàn),被關羽的部將廖化打敗。龐德率軍指名要與關羽決戰(zhàn),雙方難分勝負。關羽對部下說龐德是初生之犢不怕虎,必須用計才能制伏他。
用法: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指年輕人
近義詞:無所畏懼 初生牛犢不怕虎
反義詞:膽小怕事
上一個:初生之犢不懼虎 (七字成語) 下一個:打破砂鍋問到底 (七字成語)
—相關話題—
中國幼兒網(wǎng) 版權所有 Copyright? 2006-2010 cn0-6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9001466號 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