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由于小寶寶們不懂得危險,所以平時新聞常有報道被燙傷的寶寶,所以對于一些簡單的處理燙傷的方法,家長們不可不知道,以下就詳細的了解下處理寶寶們燙傷的一些誤區(qū)及正確的方法吧!
馬上入夏了,由于天氣炎熱,人們衣著單薄,裸露的皮膚較多,因此很容易發(fā)生燒傷或燙傷,尤其是尚未成熟,好奇心強的兒童。嫩嫩的皮膚被燙傷,后果會非常嚴重。所以,家長平時注意安全知識外,掌握一些小兒燒燙傷急救知識,在小兒燙傷后第一時間正確處理,不僅可以緩解燒燙傷程度,對后期治療更是大有好處。
小兒燒(燙)傷患者多為熱液燙傷,如:稀飯、沸水等,很多家長都不懂得如何進行早期的急救,一看到孩子燙傷就嚇蒙了,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,有的甚至采取一些不正確的急救方法,如在傷口上涂抹牙膏、醬油等,結(jié)果反而加重了對傷口的污染。如果家長稍微懂一些急救知識,及時用清潔的冷水沖洗受傷部位30分鐘后再送往醫(yī)院處理,這樣不僅可以減輕疼痛,還能減少余熱對深部組織的損傷,傷口愈合快,形成的瘢痕也輕。一些受傷面積小、深度淺的創(chuàng)面,經(jīng)過冷水浸泡后再涂抹一些抗感染、促進創(chuàng)面愈合的藥物后,傷口過幾天就會好轉(zhuǎn)愈合,甚至不會留下瘢痕。但是如果是受傷面積大,深度深,或者是頭面部、頸部、會陰部等特殊部位的燒(燙)傷,在受傷后要及時送往醫(yī)院救治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燒(燙)傷后千萬不要揉搓、按摩、擠壓受傷的皮膚,也不要用毛巾等擦拭,以免表皮脫落失去保護層而導致感染。
由于小兒皮膚嬌嫩,一旦發(fā)生燒(燙)傷,其程度要比成人嚴重得多,即使傷勢較輕也有可能遺留疤痕,影響美觀,因此做好預防工作特別重要,旣愥t(yī)生提醒,因兒童最易發(fā)生燒(燙)傷,因此家長要為孩子提供安全的環(huán)境,讓孩子遠離煤氣、熱水瓶、飲水機、飯鍋等物,盛有熱湯、熱飯等物的容器要放置妥當;給孩子洗澡時最好先倒涼水后再加入熱水,調(diào)適好溫度后,再讓孩子靠近;有幼兒的家庭最好不要使用桌布,以免孩子發(fā)生意外;火柴、打火機等可燃物要放置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,同時家長還要做好安全用電的教育。
夏季燒(燙)傷事故多,父母多費心,讓孩子安全地成長,別讓心愛的寶貝受傷。
中國幼兒網(wǎng)小編總結(jié):目前已經(jīng)立夏,冬天孩子們穿的厚還好點,但是對于穿的薄的夏季,家長們就應(yīng)該更加的注意了,尤其是對于一些傳統(tǒng)的緊急處理誤區(qū),家長們要摒棄了,希望每個媽媽都能夠照顧好自己的寶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