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二百五(三字成語)
編輯: 更新時間:2010-05-19 03:20
中國幼兒網(wǎng)教您三字成語:二百五
成語典故解釋: 指傻頭傻腦,不很懂事而又倔強(qiáng)莽撞的人。
成語拼音: èr bǎi wǔ
成語來源: 清 吳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83回:“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
成語造句舉例: 王朔《空中小姐》:“你還別跟我耍二百五。”
成語故事:相傳在2000多年前的戰(zhàn)國時期,一位名叫蘇秦的說客,身佩六國相印,是幾朝元老,雖然威風(fēng),卻也結(jié)下了眾多仇人,后來終于在齊國被殺。齊王得知蘇秦被害后十分震怒,下決心要捉拿兇手,為蘇秦報仇,但經(jīng)多方偵捕都沒有結(jié)果。于是,他想了一條計(jì)策,讓人把蘇秦的頭從尸體上割下來,懸掛在城門上,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:“蘇秦是個內(nèi)奸,殺了他是為齊國除了大害,當(dāng)賞黃金千兩,望來領(lǐng)賞!卑裎囊簧蠅,就有4個人前來,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,請求賜賞。齊王說:“你們可不許冒充呀!”這4個人一口咬定是自己干的。齊王問:“你們4位是真正的‘勇士’!1000兩黃金,你們4個人各分得多少?”4人齊聲回答:“一人二百五。”齊王拍案大怒道:“來人,把這4個‘二百五’推出去斬了!”
用法: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于口語罵人。
歇后語:半吊子的一半
近義詞:傻頭傻腦
—相關(guān)話題—
中國幼兒網(wǎng) 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? 2006-2010 cn0-6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備09001466號 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