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|
|
|
![]() |
家族:鮮奶撻、姜汁蛋撻、蛋白蛋撻、巧克力蛋撻。
歷史:香港引入蛋撻的時代,現(xiàn)未有準(zhǔn)確年份,有說自1940年代起,香港餅店已出現(xiàn)蛋撻,1950年代至1980年代打入多數(shù)茶餐廳。
原料:飛餅2張、生雞蛋黃2個。
輔料:白糖15克、淡奶油70克、牛奶70克、低筋面粉7克、水果適量
做法:
1、超市購買的飛餅外包裝,蔥香味的。
2、取出2張飛餅皮,室溫軟化后,兩張重疊,搟成近似方形,這樣不會浪費預(yù)料。
3、把搟好的餅皮卷成卷放入冰箱冷藏室15-30分鐘。
4、取出冷藏好的飛餅皮卷。
5、等分成12份,用刀可輕輕先畫出切割的印記。
6、按照印記等分切好劑子。
7、取兩塊劑子重疊在一起。
8、用拇指整形成蛋撻模的形狀,邊緣稍稍比模具高出一些,底部盡可能的薄,這樣出爐后才會酥脆,松弛15分鐘。
9、松弛期間我們來做蛋撻液,牛奶微波至溫,為何可以更好的溶解白砂糖。放入白砂糖攪勻,再加入淡奶油攪拌均勻。
10、蛋撻液稍事冷卻至涼,加入2個蛋黃,攪拌均勻,篩入低筋面粉攪拌均勻。
11、把蛋撻液倒入蛋撻皮內(nèi),約6分滿,因為還要放水果,所以要留出余地。
12、放入喜歡的水果,我分別放了芒果,獼猴桃,黃桃。入預(yù)熱好的烤箱中層220度約22分鐘,然后移到上層在加熱3分鐘力求上色,可以上色出焦點點的感覺。
兒童食譜:飛餅的做法
原料:低筋面粉 270克、高筋面粉 30克。
輔料:酥油 45克、片狀馬琪琳 250克、水150克。
做法:
1、高粉和低粉、酥油、水混合,拌成面團,揉至面團表面光滑均勻即可。用保鮮膜包起面團,松弛20分鐘;
2、將片狀馬琪琳用塑料膜包嚴(yán),搟成片狀;
3、將松弛好的面團用壓面棍搟成長方形。搟好的面片,其寬度應(yīng)與馬琪琳的寬度一致,長度是馬琪琳長度的三倍;
4、把馬琪琳放在面片中間,將兩側(cè)的面片折過來包住馬琪琳。然后將邊捏好,將面片搟長,象疊被子那樣四折,用壓面棍輕輕敲打面片表面,再搟長。重復(fù)3次。用保鮮膜把面片包嚴(yán),松弛20分鐘;
5、把三折好的面片再搟開,搟成面片。將面片從較長的這一邊開始卷起來。將卷好的面卷包上保鮮膜,放在冰箱里冷蔵30分鐘;
6、將松弛好的面分成均等的小劑,每一份都先搓成長條,然后螺旋裝的落在一起,壓實。再搟成薄薄的一片;
7、烤箱預(yù)熱175度,烤5分鐘即可。
兒歌童謠 兒童小游戲 濕疹癥狀 兒童故事 兒童故事大全 兒歌大全 |
![]()
|